因为经历和工作的关系,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当我拿到黄震教授的著作《与领导干部谈区块链》时,迅速“燃起”了阅读兴趣,但有两个疑问值得深究:为什么是由一位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来讲解技术?为什么这样一本由“技术外行”讲解技术的书却很受读者欢迎?
笔者几乎一口气读完,还忍不住给该书作者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在此谈谈我的几点感想,主要是关于技术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一些与社会科学领域有关的、无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与人互动中的语言解释与转换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语言进行,技术与人的互动则主要通过机器语言。机器语言细化到最小单位,就是一个个“bits”。语言不通,或者对语言缺乏共同的理解,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形成沟通障碍或隔阂。技术与人的互动也是如此。维特根斯坦提出的逻辑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完成了从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重大转向。在关于技术与人互动的认知过程中,技术语言存在的交叉现象越来越常见,需要一些原则、方法、手段、模式,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转换。 香农三大定理是信息论的基础理论。连续信号(通常称作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通常称作数字信号)之间的基本桥梁,解决了模拟信号难以被计算和长距离传递失真的问题。香农定理的“信息量”与无序有关,与信息的含义无关。这和一般人认为的信息不同,甚至会感到有悖。我们现在讨论的“数字化”,在技术层面只不过是两端中间的计算机计算和数字保真传递的过程。至于端外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人的世界,仍然是模拟的。该书中提到了区块链等一系列概念,比如“信任”这个概念。开发者对“信任”概念最初的理解和区块链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不同,技术开发者将其解释为bits(编码)是不可篡改的。 区块链常常被称为是一种“共识算法”。“共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法律也是一个共识过程,因而有人提出“代码即法律”。自然科学认为的“共识”是什么?链上数据与链下数据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能否形成共识?比特币在技术上实现了P2P(点到点)的电子支付,而比特币协议及其相关软件Bitcoin-Qt的创造者中本聪却回避了支付的问题。 机器没有共识的问题,在理解和解释方面,技术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比如,在数据作为证据认定的实际案例中,源数据与数据、描述方与被描述方、自然语言的精确性等,都需要人来进行界定、定义和解释,因而这一过程会存在争议。可见,针对技术与人互动过程中的交叉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不同学科对其的理解有差别,问题在于解释与转换。 对于这些名词,社会学家回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科学的工具和话语,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转换,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也许就是该书受领导干部和法律从业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 在人机融合过程中,人越来越依赖机器。开发者需要解决机器治理的问题,学者们则要解决概念不清的问题。大量交叉、混同、并列的概念需要进行厘清和分离,这就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 此外,系统定义与法律定义是不相通的,需通过人来进行解释,否则今后按法律判决,会有很大的争议。例如用户数据泄露案件,我们该如何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自然科学认为原因是系统的“漏洞”,社会科学会考察人的因素,律师和法官则会重点考察是否合规。用户的单独授权是否可收集其关联用户信息?对于第三方获取用户数据的目的是否应该进行必要审查?这些系统性的因素中,有的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有的则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交叉带来的问题,立法机构有必要将这些系统性因素考虑进去。 再比如,区块链的被描述方和描述方都有数据,系统有统一定义对双方都有好处。但遗憾的是,并没有看到算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信用问题和共识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能够改善?现在,人们对其产生了很多误解。对此应如何改进?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有改变吗?当前,面对巨大的技术投入,笔者觉得,人与人的信任反而更加薄弱,问题出在哪里? 有些概念,原本开发的初衷是应用到A,但实际上,它却被广泛应用在了B。如P2P技术,是一种PEER TO PEER点对点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并不只是支付与借贷。比如数字货币,除了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来也可能出现私人加密货币,私人加密货币发展到什么程度会对主权数字货币造成威胁?影响到主权数字货币的作用点在哪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在哪里?这些都需要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来进一步探讨。 构建整体框架作为讨论基础 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行为而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技术的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速度、方式等存在差异,无法完全耦合,可能出现误解、撕裂、断层等问题,这就需要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更多参与。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回到文字背后、技术开发者的“源意”上,将人的因素纳入进来;二是需要构建一个宏观的框架,才能有助于跨领域、多学科体系的讨论。就像盲人摸象,需要基于“大象”的整体作为框架,否则,摸到鼻子的人和摸到耳朵的人很难形成共识。技术的发展需要考虑整体框架和人的因素,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重新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只有基于一个共同理解的宏观框架下研讨,才能更好地理解技术、应用技术。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