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文字/周诗婕 摄影/孙潮)冬夜的南京下着清冷的雨,欧意交易所app官方下载但先锋书店却人头攒动。1月6日,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的孙女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及丈夫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与张一兵(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回到海德格尔》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著名思想家通信集译丛”主编)、王庆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海学研究专家)、王恒(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象学、海学研究专家)等众位中国顶尖哲学界学者和读者分享“生活世界中的海德格尔”。 先锋书店人头攒动 师生恋+私定终身+出轨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海德格尔 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正在朗诵诗歌 作为著作等身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其卷帙浩繁的哲学经典。《存在与时间》曾一度成为中国80年代知识分子的口袋书,“人,诗意地栖居”也是文艺青年们奉为圭臬的信仰。那么,生活中的海德格尔怎么样?海德格尔孙女在现场为读者朗读了《海德格尔与妻书》中祖父母的九封信,勾勒出一位玫瑰色的海德格尔。 一穷二白的青年教师和白富美学生、宗教信仰不同父母反对下结婚、婚后多次出轨——在一封封信件中,海德格尔的爱情娓娓道来。当他初次被爱情击中时,他小心翼翼地写道,“您质朴的谢意让我对短暂的时光久久难忘”;当他热恋时,他亲昵地称对方为“小心肝”,赞美道,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你对我来说是生命中不能失去的能量”;当他爱上别人又浪子回头时,苍白地承诺道,“所有过去的事情最终都将成为最后一次”。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海德格尔一而再再而三的所作所为深深地刺痛了妻子埃尔福丽德。唯一一封由埃尔福丽德所写却没有发出去的信件也收纳在《海德格尔与妻书》中。她失望地质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空话里缺少了些什么?” “书信是一种灵魂和精神的共同状态”。在这些或琐碎或难堪的历史细节中,我们渐渐接近一个作为人而非“神”的海德格尔。王恒教授说得诗意,“我一直在海德格尔艰深的哲学著作中往上爬。今天聆听了他的生活,仿佛跟着海德格尔的生命再活了一次”。再伟大的思想家也有非常具体的生存环境,也会有平凡的矛盾和幸福。“这些书信强调了非常切己的东西。生活不仅是玫瑰色,婚姻的经营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世界需要领会和理解的”。王庆节教授听完后评论道。 海德格尔中国热 《塑料王国》启示录 左起为王恒教授、王庆节教授及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 虽然是一场有点高冷的学术分享会,但是先锋书店的人里三圈外三圈,连店员都感叹“很久没有学术分享来这么多人了”。事实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海德格尔在中国一直“炙手可热”。有数据显示,过去三十年,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数字货币交易所海德格尔是中国年轻人阅读最多的西方著作。为什么会如此? 首位将海德格尔引介到中国的学者王庆节解释道,“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核心是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对西方发展根基与危机的发问。而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彻底的反思。海德格尔对文化根基的思考和观点也正好契合了中国这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海学专家王恒也从现实角度探讨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仍旧需要海德格尔,甚至引用了朋友圈刷屏的《塑料王国》。“《塑料王国》里有一段对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你为什么要从事塑料这个行业,你知道它会加速人类灭亡吗?死不死无所谓,关键这样能挣钱,我以后要买一辆车’。我们中国人不把死当回事,总觉得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总以为虚无的东西里还有。可是无就是无,彻底的无。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在今天的中国仍旧有启示意义。只有畏死,才能活得像个人。不要等到死到临头了才去思考死亡”。 两位教授妙语连珠,现场时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不少年轻读者也积极向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及教授提问,一位读者甚至用德语自翻自译,引得女士频频称赞。在思想的碰撞中,现场活动达到高潮。 诗意地栖居 黑白影像中的精神家园 张一兵教授为大家介绍影片 由于秩序井然、氛围热烈,现场读者还收到了一个小小的福利——播放海德格尔珍贵的家庭影片。这段影片是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父亲在海德格尔七十岁寿辰时献上的生日礼物,记录了小木屋的四时变幻及海德格尔一家的起居娱乐,也是首次在南大外公开播放。放映前,南大“男神”张一兵教授兴奋地回忆起造访“小木屋”的经历——在海德格尔家人陪同下上山,喝着海德格尔大儿子准备的海德格尔生前最爱的冬酒;也是那次结识了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成为出版《海德格尔与妻》一书的契机。 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为大家讲解影片 放映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田园风光在手摇电影机的复古画质中徐徐展现。晨光里的山岗、霞光中的树林、策兰诗中的水井、冬日静谧的皑皑白雪——黑白影像里的慢节奏令人想起那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海德格尔一家的起居娱乐也令观众看得兴味盎然。褪去了思想家的身份,在镜头中,接近七十岁的海德格尔变成了一个萌萌的老头。他对着镜头憨厚地笑,动作夸张地磨咖啡,用尽洪荒之力地劈柴,去阁楼拿东西沾得满身灰。即使生活琐碎,海德格尔夫妇仍旧过得诗意。他们像孩子一样兴奋地滑雪,互相为对方朗读歌德的著作,一起听莫扎特音乐,脚下一颠一颠地打节奏。“人,诗意地栖居”,是终其一生践行的人生哲学。 王庆节教授感慨道,“小木屋是海德格尔的精神家园。但是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精神家园实际上受到了威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木屋,怎么去呵护它看护它,是一生的命题”。 影片最后,当时年纪尚幼的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女士也在镜头中出现,让人有时光穿梭之感。时光荏苒,但命题依旧——这个在南京与“德国最后的浪漫主义者”海德格尔相遇的夜晚,让我们触摸到浮躁中沉静的灵魂。 《海德格尔与妻书》介绍 《海德格尔与妻书》是葛尔特鲁特•海德格尔从祖父马丁•海德格尔写给祖母埃尔福丽德的千封书信中遴选出最有代表意义的部分,按时间顺序集结成的通信集。编者在书中还以插入编者话语的方式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将信件的内容串联起来,构建起海德格尔与夫人的生活史和哲学家重要人生阶段的发展史,为读者更加全面和具体地了解哲学家海德格尔提供了鲜活和独到的视角。该书不是一部学术类著作,而是一部哲学家海德格尔与妻子交流生活感悟的通信集。《海德格尔与妻书》的原版德语书名是“Mein liebes Seelchen!”Briefe Martin Heideggers an seine Frau Elfride,1915-1970。直译的书名是《“我亲爱的小心肝!”:海德格尔与妻书,1915-1970》,为我们走进生活世界中海德格尔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窗口。 《海德格尔与妻书》的书信讲述了海德格尔及其妻子的生活姿态。同时还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在经历初识的热恋后,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到一起的两人,婚后有着幸福的生活,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婚姻危机,感情路可谓一波三折,夫妻间一再以宽容和谅解维系着婚姻和家庭。两人携手走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共同度过了德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的艰难岁月,也一同经历了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与富裕生活。跨越了两人从 1915年初识到 1970年的55 个年头的这些信件,比起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在文字上不算非常艰深晦涩,大量的“家常话语”使一个生活化而非学术化的海德格尔跃然纸上,从中可以窥到一个浪漫的、可爱的、会犯错也会讨饶的不一样的海德格尔。 看荔枝、读书,2017从充盈精神开始:)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