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本币合作宏观逻辑
12月24日,哈萨克斯坦央行突然发布公告,欧易交易所提示哈萨克斯坦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间存在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呼吁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哈国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公告翻译原文如下: 哈萨克斯坦央行“关于哈萨克斯坦坚戈/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公告 为促进双边投资贸易,哈萨克斯坦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间存在有效人民币/坚戈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该互换协议旨在在国际贸易项下通过商业银行为双边贸易和金融结算提供本币流动性支持。 外币互换额度的目的是扩大外部贸易融资来源,同时便利外国企业获得哈萨克斯坦本国货币。 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哈萨克企业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与央行联系,以获取人民币流动性作为货币互换工具,最长期限为12个月。 额外提示,在哈萨克斯坦股票交易所(KASE)可开展坚戈/人民币外汇交易,结算形式为T + 0,T+ 1,T + 2 。同时可通过交易所开展坚戈/人民币货币掉期业务。 哈萨克斯坦央行突然发表公告意图耐人寻味。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事实上早在2011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哈央行便首次签署了70亿人民币/1500亿坚戈货币互换协议。 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12月14日,欧意交易所app官方下载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在阿斯塔纳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同时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结算与支付协议。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70亿元人民币/2000亿哈萨克坚戈,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边本币结算与支付协议签订后,中哈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两国经济活动主体可自行决定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和哈萨克坚戈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结算与支付。 2018年两国再度续签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70亿人民币/3500亿坚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对接,中哈本币合作理应是下一步加强中哈合作之中的应有之义。
国际货币职能逻辑
-贸易结算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出口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据经商参处消息,2019年1-10月,中哈贸易额为17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其中,中国对哈出口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7.5%;自哈进口75.3亿美元,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同比增长11.7%。双边贸易中中方顺差为27.9亿美元,同比下降2.3%。2019年以来,中哈贸易先抑后扬,二季度实现止跌回升,重新步入增长轨道,1-10月贸易额较上月环比增长12.7%。目前,中国自哈进口保持平稳,对哈出口增速加快,全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关口已成定局。
-金融交易 据KASE2019年8月公告,自2014年9月25日开放人民币/坚戈外汇交易以来,共完成3214笔人民币/坚戈交易,总金额共计345亿坚戈,约合6.757亿元人民币。其中,2019年1月1日至8月5日共完成438笔RMB/KZT交易,金额共计106亿坚戈,约合1.909亿元人民币;交易量方面同比去年增长48%,交易规模方面坚戈交易增长69.3%,人民币交易增长55.7%。 此外,2018年9月,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新疆区域交易的人民币对坚戈跨境报价交易平盘机制建立,人民币对坚戈在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形成不经美元套算的直接汇率。 -RMB/KZT本币合作宏观逻辑 贸易及外汇结算层面看,双边贸易体量突破新高,外汇交易体量和交易规模增长迅猛,截止目前中哈两国绝大部分结算仍是适用以美元为主的强势第三国货币,人民币计价结算比仍未成为市场主流。在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延续,哈国政府对“去美元化”政策一以贯之,中哈经贸往来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假设两国贸易规模维持在200亿美元水平,如能推动总量中20%的交易采用人民币计价,所产生的潜在即期或远期进行外汇交易的需求也将达到近每年40亿美元的规模。 国家储备层面看,目前哈国外债配置结构中,人民币债务所占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规模较小,导致哈国政府对配置人民币外储的积极性不高。 外币使用惯性层面看,哈萨克传统上遵循以美元计价进行交易,民众对美元的信任度和惯性较强,打破货币使用惯性需要在各层面提升人民币的“曝光度”,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生态环境。 以上层面相辅相成互为动因,一方面在贸易结算方面,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不断释放并产生新的货币需求,推动培育银行间市场以及交易便利化,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反过来银行间市场进一步成熟,金融产品市场的深化发展将推动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乃至利用市场创造财务收益。而上述两方面的良性发展和规模效应将自下而上促使国家的国际储备进行相应的外汇配置。 总体而言,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自身进程和哈萨克斯坦坚戈相对较小的货币市场规模等制约因素,中哈货币合作尚处在初期阶段,未来各方仍需积极寻觅重点突破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以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