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布该省第2次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调查结果。 5月28日,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布该省第二次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调查结果:2013年该省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达标率比上次调查的2003年有所上升,但增幅远远滞后于当地经济总量、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达标比例仅1成。该调查是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浙江大学课题组共同承担的。2003年,浙江在全国率先进行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调查,当时的“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达标率”为7.5%,即每千人中有75人具备了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10年的同题调查,达标率上升到10.8%,增幅为44%,即年均提高3.71%。 而同一时段,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03年的905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7568.5亿,增长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倍。也就是说,公众人文素养的提高幅度严重滞后于经济与收入的增长。 浙江省社科联的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一个人可以具备多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但这还不足以表明他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就一定高。人文社科素养还包含了个人态度和实践等几个层面,与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实践体系。倡导提高人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水平。开展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调查,不仅是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相关经济、文化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财富增长了,公众的人文素养却远远落在后面 调查结果:2013年,浙江省公众的人文社科素养指数为10.8(1000人中有108人达标),比2003年首次调查的7.5(1000人中 有75人达标)有较大提高,增幅为44%,年均提高3.71%。 澎湃解读:10年间,人文素养有所增长,应该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与经济发展速度做一番比较,倒让人深思了。 2003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DP)9050亿元,2013年达37568.5亿元,增幅312.12%,GDP年增长率在8~15%之间。再看收入,201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增幅相较2003年的5431元达196.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 37851元上升为13180元,增幅187.19%。 也就是说,公众人文素养的提高幅度严重滞后于经济与收入的增长。 此次调查也显示,浙江公众答对测试题的合格率仅29.4%;平均答对率(即平均能正确回答24道测试题中的11道)为 46.5%,没达到60%的合格线,意味着公众人文素养与浙江趋近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背景还不适应。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城乡经济差距正在缩小,但人文素养的城乡差距却在拉开。2003年,非农户籍达标比例为11.1% ,农业户籍达标率为3.8%,百分比相差7.3个点;10年过去,城镇户籍公众的达标比例为20.1%,而农业户籍公众的达标 比例仅6.6%,差距拉大到了13.5个点。 最富不代表最有“文化” 调查结果:不同收入公众的人文社科素养状况也不同,最低收入群体的达标比例为5.7%,中下收入群体11.4%,中等收入群体 22.3%,中上收入群体25.1%,最高收入群体12.1%。 澎湃解读:总体来看,人文社科素养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最高收入群体却是例外。在2003年的调查中,呈现出的也是这一规律,当时各个群体的达标比例分别是4.8%、6%、14.8%、16.4%和8.1%。 一直以来,浙江富人给外界的印象是,“有钱人”与“有文化的人”没有形成有机统一。10年过去,依然如此。 媒体曾无数次提及这样一个不完全统计,浙江几百万中小企业主中,有80%出身于农民。就文化程度而言,50%是小学毕业,30%是初中毕业,10%是高中毕业,大学文化水平几乎为零,还有少数人是文盲。 有浙商研究者将流行于浙江商人群体的商业成功之道与潜规则,精当到位地概括为13条“商规”。其中与“文化”有关 的是,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大意是,加入不能很好地驾驭知识而为知识所累,决策者知道得越多,越不能做出正确而快速的选择,所以,做企业重要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 其貌似正确实则谬误之处在于,将广义的“有知识的人”与狭义的脸谱化的所谓“知识分子”混为一谈,进而推出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与优秀的企业管理决策能力相背离的结论。 把知识置于智慧的对立面是愚蠢而危险的,只有从知识的土地中发芽生长的智慧才是真正具有普遍价值的大智慧。细观浙江经济30多年来的暗伤,其转型升级乏力,产业同质、跟风克隆之风盛行,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理念始终难以真正深入人心,其实均可从“文化”两字上找到病根。 浙江要培养一种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光让企业家们的口袋揣上一本看上去吓人的EMBA烫金证书是远远不够的。 “法律”超过“经济”成为公众最爱的知识 调查结果:在公众最喜爱的科普讲座知识类型中,排名第一的是法律学知识,有18.5%的人选择了此项,其次是社会问题分析,有13.6%,第三是经济学知识,有13.4%。 澎湃解读:将这一调查结果与2003年比较,别有一番意味。当时,“社会问题分析”未被列入调查,排名第一的是经济学知识,有31.1%选择此项;其次是法律学知识,有30.2%。10年过去,“法律学知识”超越“经济学知识”成为公众最喜爱的讲座知识类型,而新增加的“社会问题分析”甫一亮相,就成了一匹“黑马”。 再看另一组调查结果,根据报告,在公众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目的方面,公众最希望通过学习提高“道德素质”,其次是提高“文化水平”,第三是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第四是提高“法律素养”。与2003年相比,提升“道德素质”的期望从第2位上升为第1位,而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诉求从第1位下降到第3位。 两组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是一致的。一方面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公众法制意识显著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日趋强烈,这是公民意识普遍提高的一大表现。 但换个角度看,需求增加说明供给不足。如何顺应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让灵魂跟上GDP的快节奏脚步,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是上至决策者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深思的。 电视、报纸依然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电视、报纸是浙江公众获取人文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其后依次是与亲友同事谈话、互联网、广播、杂志、图书、教育培训、专业咨询、参观展览等。 澎湃解读:在2003年的调查中,电视、报纸就是公众获取人文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10年后依然如此,显然大大超乎人们的意料。 看上去,这未尝不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个福音。近段时间来,不断传出媒体人自杀的消息,究其原因之一,即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带来的双重压力。 当然,互联网带来的压力确实也无法忽视。这份调查显示,10年间,公众获取人文社科知识的渠道排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从原来的第7位上升到了第4位。并有15.9%的公众将其列为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公众也从79.6%下降到59.4%。 有趣的是,对于渠道的选择城乡公众也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显著的区别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非农户籍公众(37.0%)远超过农业户籍公众(22.0%),而农业户籍公众通过“和亲友同事谈话”获得人文社会知识的显著更多,达44.3%。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技术含量呈正相关。 还有一点值得深思的是,图书在渠道的排序中不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心理的浮躁,能静下心来阅读的人稀少。 浙江省第二届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问卷【附答案】 1.请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五个文明”的任务,除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外,请问您知道另外一个文明指的是什么吗?【生态文明】 3.请问下列哪个国家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 4.请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请问被称为“最需要科学测量的艺术”是什么?【建筑】 6.请问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 7.公民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群众。【错误】 8.社区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错误】 9.法人是指代表某一个组织的个人。【错误】 10.市场经济就是排除政府干预的经济。【错误】 11.发行钞票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责。【错误】 12.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基本上是以GDP来衡量的,请问您知道“GDP”指的是什么吗?【国内生产总值】 13.请问您知道“通货膨胀”是指什么吗?【物价持续走高,钱越来越不值钱】 14.请问浙江省内哪个城市曾是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一? 【杭州】 15.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请问您知道“恩格尔系数”指的是什么吗?【家庭或个人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 16.请问民间流传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表达的主要管理学思想是什么?【协调原则】 17.请问您认为打造“信用浙江”要靠什么?【既要靠道德约束,又要靠法律约束】 18.人类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错误】。 19.自然规律是可以改变的【错误】。 20.关于教育,请问您赞同下列哪一个观点?【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21.根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ARS(“非典”)、H7N9禽流感等疾病的流行与蔓延属于公共卫生事件。针对以下做法,请问您认为正确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2.请问您相信电脑算命吗?【完全不相信】 23.当社会各界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看法不一致时,请问您最相信的是?【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 24.某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张三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张三当选后一个月,镇党委、政府认为他不够称职,发文免去了他的村委会主任一职,指定李四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请问您认为镇党委、政府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法,违反了国家法律】 (责任编辑:) |